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简报(总第23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8-31 浏览次数: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
简  报

  2018年第2期(总第23期)
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12月19日

   

● 江苏高校获教育部认定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

● 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对接实体经济取得成效................1

●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大面积OLED照明技术实现产业化......3

● 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4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4

● 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李印威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5

●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毛岭峰副教授在《Nature》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6

●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成果获首届中国智库成果奖 ...............7

    ● 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光宏教授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及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 ...8

    ● 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 ........8

江苏高校获教育部认定

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近日,教育部发文公布2018年度省部共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全国高校共有59个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军民融合类6个)。江苏高校共获得认定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别是河海大学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牵头的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牵头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的1个军民融合类协同创新中心。我省高校认定数量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一。

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对接实体经济取得成效

 “2011计划” 实施以来,南京工业大学共牵头组建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以下简称“中心”),中心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研究开发高端产品与先进技术,促进江苏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支撑生物化工、先进材料、先进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对接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高端产品“智造者”

中心研发了一大批既有先导性、前瞻性又有实用性的高端产品,包括C4化合物、核苷酸、微生态制剂、催化剂等高端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高性能膜材料、柔性电子材料和工程材料等新材料,建成50余条生物与化工高端产品生产线,为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先进技术“引领者”

中心开发了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催化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等先进技术,与研制的高端产品一同为实现绿色智能制造、环境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方案和成套装备,实现了40余项重要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进了化工转型升级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决策“运筹者”

中心充分发挥其在行业发展和技术应用中的领先优势,为企业、园区和地方政府提供规划和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区域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承接了多个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重大技术研究及产业升级建言献策。

专项行动服务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化学工业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面临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亟待进一步转型升级。中心集成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化工转型升级“产品池”、“技术源”和“人才库”,组织实施了“服务江苏化工转型发展专项行动”。

六个行动小组入园区、进企业、做服务、促转型,帮助江苏化工企业、园区实现了多个安全环保指标优于地方标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专项行动实施期间,共承担各企事业委托项目840余项,获横向经费累计1.84亿元,实现了“个十百千万亿”目标,即召开一场推进大会、走进十个化工园区、服务百家化工企业、输送千名化工人才、减少万吨级“三废”排放、取得亿元级经济效益,为江苏化工行业迈向中高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企业、园区和政府认可。《科技日报》、《中国化工报》和《江苏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对专项行动予以充分关注与肯定。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大面积OLED照明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苏州大学牵头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深入推进校地、校校、校所、校企的全方位协同,在大面积OLED照明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实现了自主研发及装备的国产化,同时打通有机光电产业链,助推了区域新兴产业倍增。

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装备国产化

中心大面积OLED照明关键技术取得系列技术突破,通过开发高效蓝色激基复合物发光体系,使白光器件发光效率达到了文献报道的最高值;通过使用叠层OLED结构,成功解决了大面积OLED发光面中微区短路点的关键技术难题,攻克了大面积OLED器件发光不均匀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将“仿生纳米蛾眼结构”引入到OLED器件,实现了光子在纳米尺度的高效光学提取操控,达到了世界创记录的效率;突破线性蒸发源关键技术等;同时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心自主研发了包括实验室研究型设备、大面积中试型设备及国产二代线产线设备、OLED生产的全套装备,实现了OLED装备国产化,推动了这一技术的产业化。

依托先进技术,助推产业规模化

中心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孵化子公司13个,涉及领域包括围绕OLED产业技术展开的生物科技、薄膜封装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诸多方面,为进一步在我省实现有机白光照明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托中心孵化的苏州方昇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生产和销售多种型号的OLED器件科研型设备,实现了“养优质土鸡(设备)、喂优质土饲料(材料)、生优质土鸡蛋(灯具制备)”的创新产业一体化实践道路。公司于2017年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

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4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现况、问题与理路选择》等4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现具体介绍如下:

1.《新华文摘》2018年第2期全文转载本中心研究员张新平教授和张冉博士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现况、问题与理路选择》。其主要观点如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需要从地方教育的现实出发,厘清标准化与等级化、同质化的关系,明确标准化建设的对象与核心,科学制定标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2.《新华文摘》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本中心研究员汪凤炎教授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意义、内涵与方法》。其主要观点如下:中国文化心理学,须坚持“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此方法系统中的“分阶段依次推进”和“语义分析法”非常重要,有必要进行操作性颇强的研究与探讨。

3.《新华文摘》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本中心研究员冯建军教授和刘霞博士的《适合的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选择》。其主要观点如下:“适合的教育”,首先是合乎人性的教育,其次是适合学生群体特点的教育,再次是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班级授课制是“适合的教育”的制约因素,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基本标准和多样性统一的教育制度,进行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改革,凸显个性的差异。

4.《新华文摘》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本中心研究员吴康宁教授的《强化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职能》。其主要观点如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的决定着大学同其它社会机构、社会组织之间的根本区别。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之本,不应把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同人才培养职能相提并论。对于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有必要就其“人才培养贡献度”进行“教育性评价”。

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李印威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

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江苏师范大学牵头的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李印威教授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了论文《Route to high-energy density polymeric nitrogen t-N via He−N compounds》。李印威教授是我国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这是继李印威教授于2015年在物理学顶级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本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后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N-N单键构成的聚合氮是较好的高能量密度材料,然而,在纯氮材料中,聚合氮的形成需要极高的压强(高于100万大气压),而且无法保留到常压下,限制了其作为高能密度材料的应用。针对这个难题,李印威教授和合作者设计了合成聚合氮的新途径,首先通过惰性气体氦(He)和氮气(N2)混合,在高压下形成新型稳定化合物HeN4,再通过对He原子的抽离,从而获得纯的聚合氮,通过此方法获得的聚合氮可以稳定保留到常压下,推进了聚合氮的实际应用。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毛岭峰副教授在《Natur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南京林业大学牵头的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毛岭峰副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在线发表了论文《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ngiosperm flora of China》,是《Nature》首次发表我国系统发育生态学领域的学术论文。

文章首次系统揭示了约92%的中国被子植物属进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空间上,中国东部地区被子植物属的分化时间古老,系统发育多样性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为年轻,系统发育多样性相对较低。东部地区的草本植物进化历史分布表现出“博物馆”效应,也就是说,东部的草本植物历史相对悠久。而对于东部的木本植物而言,则有物种保存的“博物馆”和物种分化的“摇篮”双重效应,意思是说,东部的木本植物既历史相对长久,也更容易产生新的物种。在时间上,该论文揭示,中国现存被子植物区系相对年轻,约66%的被子植物属是在中新世(2300万年)以后出现的。

文章通过种和属水平进化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提出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依据不仅需要考虑物种多样性层面,更需要考虑系统发育多样性的背景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在设立自然保护区时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物种的进化历史信息。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获首届中国智库成果奖

江苏师范大学牵头的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研究团队撰写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获首届“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全国共10项)。

作为我国首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工具书,《手册》共64章共60万字,以国别分章,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语言国情,包括这些国家的国语、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民族语言、方言状况,以及语言与民族、宗教的关系,语言国情的历史沿革等。该书序言曾以《实施“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奇缺》在《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5年第37期首文刊登,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均作出重要批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情况复杂,基于手册对沿线国家的语言情况分析,中心团队在未来工作中,将依托中心机器语言能力团队强大信息技术研发能力,开发“一带一路语言通”相关软件及手机应用程序,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业开展语言服务。

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光宏教授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及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

南京农业大学牵头的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光宏教授成功入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IAFoST Fellow),当选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IFT Fellow)。周光宏教授至此获得国际食品界的两项最高荣誉,也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获得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和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的学者。

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大力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

由河海大学牵头的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二期建设运行以来,在总结一期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对中心管理制度进行了试点改革。

一是推行“主任会议” 制度,高效落实决议。中心开展二期建设以来,以“主任会议”为日常工作的决策落实机制,进一步落实中心规划、完成中心发展目标。各类重大事项在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决议下,通过“主任会议”得到了高效的落实和推动,中心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设立两个专项,着力培育标志性成果。针对一期建设中缺乏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的短板,制定了“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标志性成果培育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培育专项”)和“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重大科研项目及重要科技奖励后资助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后资助专项”)两个重要文件。培育专项择优支持目标清晰、协同基础良好的项目和成果进行培育,给予5-10万元不等的专项经费支持,培育周期 1-2 年。后资助专项对已获得的重大科研项目、重要科技成果奖励及标志性成果等进行“后资助”,分别给予3-10万元不等的专项经费支持,以激励团队后续工作,进一步支持其形成更大协同创新成果。

三是中心年度团队考核与建设经费直接挂钩。中心年度团队建设经费在年初时给予部分预拨,年度进行考核后,按照考核结果再拨付余额。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创新团队给予不超过当年所下达经费额的50%的绩效奖励,对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创新团队正常拨付建设经费,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暂缓拨付建设经费(下一年度整改验收合格的团队予以正常拨付,仍然不合格的终止拨付)。充分发挥专项经费的激励作用,对团队建设进行正向引导。

目前,中心已立项培育专项11项,后资助专项5项。通过两个专项的引导,中心在重大项目和重大成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获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获得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中心二期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