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与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介绍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13-08-20 浏览次数:

一、整体建设方案

(一)目标定位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作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瞄准国际物理学研究前沿热点,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大需求,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着力突破推动量子科技革命、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战略性高技术问题,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重要国际影响的国际量子科学前沿高地、量子信息技术创新示范中心和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二)研究领域

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对有希望实现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的几类物理系统开展系统性的前沿基础研究,并不断开拓新的量子前沿交叉研究方向。依靠日益成熟的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技术,对单个量子的状态进行人工制备,对多个量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主动调控,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量子精密测量等新兴的量子科技前沿提供超越经典极限的途径,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高的重大需求。

(三)组建方式

中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主要参加单位包括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四家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为原始创新的主要源头。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协同创新单位一方面为基础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协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工作。具体来说,南京大学将在固态量子芯片、超导量子比特器件等优势研究方向开展协同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半导体研究所将在自由空间光量子传输与探测技术、量子通信中的半导体量子光源及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所需的器件和材料方面开展协同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量子技术在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提供协助,并利用其研究优势开展验证量子通信实用安全性的攻防技术攻关。

此外,中心还吸纳了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一批优秀科学家个人共同开展协同创新研究。

中心还将与量子科技前沿领域国际顶尖的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体制机制改革

(一)组织架构

1.理事会

中心设立理事会,是中心最高决策机构,由各共建单位主管领导、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中心主任组成。

理事会的职责:负责与教育部沟通协调;制定中心的重大发展战略;批准中心的重要政策和规章制度;批准学术委员会成员、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心主任、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研究部主任的聘任;通过中心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通过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财务预算报告;检查和监督中心运行和经费使用中的其它重大问题。

2.学术委员会

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由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对中心发展战略规划、学术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提出咨询和建议;听取和审议中心年度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计划。

3.中心主任和管理委员会

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理事会直接任命。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由中心主任、研究部主任和若干方向带头人或其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协助中心主任履行如下职责:提出中心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科研目标,确定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案;组织制定中心各项政策和制度;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统筹安排各研究部围绕中心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协同创新任务;组织人员聘任与考核工作;组织编写中心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制定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组织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等。

4.顾问委员会

中心聘请若干资深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中心的重大发展战略提供咨询。

5.国际咨询委员会和国际咨评专家库

设立国际咨询委员会,由学术成就卓越的国际知名专家组成。国际咨评专家人选由各研究部提出,经管理委员会审定后入库。

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职责: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规划、重大决策、人才培养规划、科学研究方向等提供咨询,促进中心与国际相关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心建立由包括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在内的国际同行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评专家库,国际咨评专家对中心的人才质量和科研效果等提供中立的国际同行评价意见。

6.中心办公室

中心设立办公室,成员由办公室主任和若干行政干事组成,在中心主任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综合性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行政、财务、资产、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同和法律事务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管理、与中心发展有关的信息情报搜集、中心年报和动态简报编写等。

7.研究部

中心初设六个研究部:分子系统量子测量与控制研究部、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部、固态量子信息研究部、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部、量子理论与模拟研究部和量子工程技术支撑部。根据新研究方向的开拓和创新任务的需要,可设立新的研究部。

研究部设主任(chair)1名、共同主任(co-chair)1-2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由理事会批准聘任。研究部由若干团队组成,团队设负责人1名,分别承担不同研究方向的协同创新任务。

研究部主任的职责:负责研究部的学术方向规划;协调资源分配;协助成员聘任和考核工作;提交研究部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提交研究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

(二)人事管理制度

1.岗位设置

中心根据协同创新的目标和任务,按“最优、最简、互补”的原则统筹设置岗位。岗位包括科研、技术和管理三大类。

中心设立全职和兼职两类科研岗位。全职科研岗位包括资深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研究员和博士后。兼职科研岗位包括科学家工作室和高级访问学者。技术岗位包括首席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

2.岗位聘用

采用“全员聘用,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聘用。流程如下:

初选:骨干岗位需求由各研究部根据研究需要分阶段提出,需明确岗位的研究方向、创新任务、应聘要求等,由管理委员会组织初评,确定有效候选人。

同行评价:申请研究员或更高级别的科研骨干有效候选人资料,需提交给10名国际咨评专家获取同行评价意见;申请高级工程师或首席工程师的技术骨干有效候选人资料,需提交给10名国内资深技术专家获取同行评价意见。

分级投票:由现有骨干成员进行分级投票:对于科研骨干有效候选人,由与候选人所申请岗位同级和更高级别的科研骨干进行投票;对于技术骨干有效候选人,由与候选人所申请岗位同级和更高级别的技术骨干、资深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员进行投票;对获三分之二同意票的有效候选人进行票数排名,按排名次序并依据年度岗位设置方案确定拟聘人选;由管理委员会报理事会通过后予以聘任。

3.薪酬与考核

中心采用“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的薪酬结构。全职聘用人员的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原则上由原人事单位承担,绩效部分由中心提供。

中心制订研究部考核指标体系、研究部制订团队和成员考核指标体系,采取“中心对研究部、研究部对团队、团队对骨干成员”的逐层考核方式。

从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质量、发展和支撑关键技术的质量、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出发,为科研骨干和技术骨干分别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实行分类考核。科研人员由国际咨询委员会考核,主要从科技创新力、科技竞争力、学术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技术支撑与管理人员由管理委员会从工作任务、技术能力、服务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团队对骨干成员的考核结果及其依据、研究部对团队的考核结果及其依据,由研究部报管理委员会备案。年度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发放依据,三年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续聘的重要依据。

各团队和相关研究部根据对骨干成员的考核结果,为骨干成员提供年度绩效奖励。年度绩效奖励在体现骨干成员年度综合业绩的同时具有国际吸引力。中心制定各类岗位的平均绩效奖励标准,各研究部应参照此标准,在其所获中心支持的团队建设经费框架范围内,依据成员的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各成员的绩效奖励。年度绩效奖励分配情况需报管理委员会备案。

(三)人才培养制度

1.本科生培养计划

为吸引本科生对量子信息及量子科技研究的兴趣,并能够立志从事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中心每年面向本科生开设量子信息科技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专家作专题报告、导师小班辅导、学生调研相关文献并完成一份报告的流程实施,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具体实行方案为:邀请国内外该领域5名左右的专家作专题报告,从宏观视野讲解量子信息及科技的发展走向、以及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变人类生活的意义;邀请20位专家对学生开展定期的小班辅导,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调研和报告撰写,并在学期末批改学生的调研报告。

将近年来发展成熟的量子信息技术和著名的实验方案融入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建设一批量子信息教学创新示范实验室,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课程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侧重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经典实验方案的操作实践;高级阶段主要针对进行本硕贯通培养的学生,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经老师审核批准后,自己搭建实验装置并最终完成实验过程。由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实验课程讲义的编写工作,购置或自主研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力争通过几年的课程建设之后,编写出若干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培养出优秀的师资团队,并将相关实验课程向全国其它高校推广。

秉承“寓教于研”的培养原则,鼓励和吸引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进入中心各实验平台进行实践训练,完成毕业论文。

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本科生进行国际化培养。举办“未来物理学家夏令营”,以中心的科研平台和专家资源为依托,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开展为期15天的科研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并将此夏令营逐渐办成该领域国际知名的品牌活动。每年选派有志从事量子科技研究的优秀本科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德国马普所等国际名校交流学习1-3个月,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参与国际前沿研究、开拓国际化视野。中心聘请具有国际知名大学终生教职的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英语教学工作,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国际化建设工作。

2.研究生培养计划

中心坚持以学术培养为导向,以本-硕-博、硕-博长周期培养模式为主体,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所有招收的科学学位硕士均按照“硕-博”长周期模式培养,鼓励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加大连读生在博士生源中的比例,改善生源质量。

中心将教育部每年定向追加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加上共建单位每年单独划拨给中心的研究生招生指标,采用中心名义独立发布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中心科研骨干招收优秀研究生。

设立优秀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并在国拨经费的基础上为研究生提供津贴,吸引国内外名校优秀学生来中心深造,逐步提高中心留学生的比例。

支持具有国际视野、活跃在量子科技研究前沿的科学家以及国际高水平学者建设研究生精品课程,编写出版体现学科基础和前沿的研究生教材。每年面向中心研究生开设一门“量子科技前沿系列讲座”课程,邀请国内外量子科技领域一流专家讲授学科发展最新前沿进展。面向全国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需求,每年由中心教授组织建设1-2门免费开放的网络精品课程。逐步建设完善全英文课程方案,计划在4年内建成整套全英文教学培养体系。

为研究生得到更好的科研训练,成立面向研究生开放的科研实践中心。研究生应在该中心完成科研实践训练后才能正式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

为了提高研究生国际化视野,中心资助创新成果突出的研究生赴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访学,参加国际学术论坛、国际会议和技术培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究生在读期间至少要求出国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交流。

中心每年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年会,由研究生作为学术报告主体,对各自科研成果进行交流总结,中心对研究生科研产出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奖励,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动力。每年举办一次“量子科技博士生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杰出的博士生参加,逐步办成国际知名的研究生学术盛会。

实施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推动中心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博士生联合导师。

设立研究生奖励基金,对做出重大科研贡献和拥有突出科研成果的研究生给予特别奖励,激发中心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研究工作的热情。

3.拔尖青年学者吸引与支持计划

中心结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实施拔尖青年学者吸引与支持计划,面向国内外吸引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来中心担任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优秀博士后,培养造就具有重大学术突破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科技领军人才。

中心设立拔尖青年学者科研基金,支持拔尖青年学者来中心工作后迅速投入科研工作、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拔尖青年学者科研基金的平均支持强度一般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强度相当,但对于中心亟需开辟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经管理委员会和中心主任特别审议后可给予高强度的基金支持。

中心实施拔尖青年学者国际培养计划,围绕中心拟开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辅以中国科学院公派出国留学计划、国家留学基金等公派项目支持,选派并资助青年学者和优秀博士毕业生到国际一流科研小组进行中长期合作研究、学习先进技术。受资助青年学者与中心签订国际培养协议,结束后返回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四)科研组织模式

以科技创新目标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实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模式。

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中,突破传统航天工程管理模式,创造了科学家贯穿始终、工程队伍密切配合的组织模式。为与具有相关工程技术优势的中科院研究所开展合作,在上海设立量子工程中心。结合山东济南在经典光通信方面的优势,设立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从事量子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研究。

(五)资源配置

中心有效整合各共建单位的科研项目资源,统筹安排国家、部们、地方、企业等方面的相关科技资源。鼓励和引导中心研究团队联合申请各类交叉性科研项目、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中心自主设立重要方向培育性项目基金,重点支持中心内部各研究团队之间以及中心与外部科研团队之间的交叉性科学研究、前瞻性研究和仪器设备开发等。

各单位的科研基地、公共平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应优先为中心研究成员开展协同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开放使用。新增大型公共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等物力资源须经中心论证同意,以避免重复购置。

中心建立公共资源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平台、科研设施、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等信息在中心成员单位公开,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资源和成果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

(六)国际合作

中心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模式,坚持学术优先、以人为本;以科研国际化带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充分发挥教授和科研骨干在国际化中的支柱作用;使国际化成为教学科研的基本元素。中心积极拓展与国外知名大学及国际机构的合作交流,在原有的广泛的合作领域及灵活的合作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创新,构建开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广泛利用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如外专计划、公派留学、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各类资源,使中心研究人员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与国际知名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使国际合作交流常态化。

中心积极开拓与国际科研机构在远距离量子通信领域的合作。2011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与奥地利科学院在北京签署了“基于可信中继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合作协议”,将利用我方将于2016年左右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共同实现北京到维也纳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最近我方已正式提出量子通信地面站设计的具体要求,奥方正在按要求进行地面站建设。按照协议框架,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IQOQI)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共建了Vienna Space Quantum Test Link,将用于地面站量子通信实验设备的测试,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德国几个小组也正式向我方提出合作意向。

三、资源汇聚情况

(一)人才队伍

中心现有全职人员252人(其中管理人员15人),兼职人员20人,研究生57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长江特聘教授/基金委杰青23人,青年拔尖人才/基金委优青/中科院百人36人,优秀人才比例达28.7%(不重复统计)。中心现有6 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二)在研重大任务

中心目前在研科研项目260余项,总经费近20亿元。其中国家重大任务包括:

   国家973、86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项

   固态量子芯片研究(1.35亿, 2011-2014)

   发改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项

   “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5.6亿, 2013-)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2项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7.5亿, 2011-2015)

   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2.5亿, 2012-2017)

   基金委重大、重点、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30余项

   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研制(5600万, 2013-2017)

   多通道超导单光子探测器(4900万, 2013-2017)

(三)条件与平台

中心现有科研用房面积3.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3亿元,其中购置价格在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250台/套,已经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与量子信息研究相关的分析探测设备和手段,建成了多个具有特色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平台,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量子信息研究的实验条件。

中心整合了1个国家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相关科技资源,并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平台。

四、未来四年发展目标

(一)科技目标

1.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发射量子卫星,完成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与科学实验;完成京沪干线量子通信骨干网建设,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

通过四年的建设,中心预计将突破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的瓶颈,实现高速单光子探测和光量子传输频率转换、空间光跟瞄、空间微弱光探测、空地高精度时间同步、卫星平台高精度姿态机动等技术的发展,形成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建成千公里量级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借助卫星平台开展星地量子通信实验、发展星地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星地间高速量子通信,并实现与地面量子通信网络的有效链接,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同时,通过发展长寿命、高读出效率的量子存储技术来实现高性能的量子中继,为实现连接多个城市的城际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奠定基础。

2.占据国际前沿高地

另一方面,中心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光子与冷原子系统、分子尺度系统、固态系统等有希望实现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的物理系统开展协同性的前沿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力争实现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长时间保持以及20个左右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在此基础上演示重要的量子算法,对一些较低复杂度的物理机制进行量子模拟(利用BEC研究规范势场的产生,研究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机理;研究两种不同的费米子混合后的简并量子气体在三维光晶格中的各种量子相变过程,获取完整的低温量子相图,填补低温区域相图的空白,探索高温超导机制;超冷极化分子的实验研究等),并利用多粒子纠缠实现量子精密测量,大幅提高对重力、时间、位置等的测量精度。

(二)队伍建设

中心根据协同创新的目标和任务,按“最优、最简、互补”的原则统筹设置各类创新岗位,建立高效的人才吸引和培养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通过四年的建设,凝聚起一支体量适当、结构合理、流动有序、代表中国量子信息领域创新能力最高、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队伍。中心队伍将最终稳定在300名左右全职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固定成员平均年龄控制在40岁以下,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等各类国家级科学技术荣誉和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比例达到1/3。

(三)学科发展

通过四年建设,以中心科技创新目标为牵引,通过量子信息及其相关的量子科技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应用,为传统的基础学科提供越来越多的新的洞察和新的生长点,带动量子物理、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空间技术、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形成不同学科之间的密集交叉和集中攻关能力,拓宽和深化这些基础学科在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面貌方面的有机交融和综合性应用,孕育和推动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

借助于中心的贡献,逐步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水平和竞争力,部分相关基础学科—物理学、化学、数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研究生培养水平接近国际水平,学科ESI排名保持全球前1%行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拥有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及自主设立硕士博士学位的资格,在今后几年中通过本中心的建设应确保物理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保持全国高校首位。物理学科还争取进入反映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国际权威数据库“美国基本科学指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ESI)”全球排名前50位,并带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Nature杂志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Nature Publishing Index)中持续保持全国高校首位。同时,进一步促进量子物理与其它基础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适应核心量子技术应用研发需求、适应开展面向前沿基础研究并需工程实施配合的重大科学项目需求的各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四)人才培养

通过四年的建设,中心将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本-硕-博和硕-博长周期培养模式为主体、以科教结合和校所结合为纽带,充分利用共建单位生源优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学科齐全、科研环境一流、国际合作交流活跃等优势,创新健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真正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多学科培养的有机结合,源源不断地涌现出适应量子科技前沿领域多学科交叉需求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型青年人才。

通过几年的协同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贯彻落实,将充分发挥研究生和拔尖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特别是使研究生和博士后成为开展高质量科研工作的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在中心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后都应参与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中,使得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后在中心工作期间做出有较强显示度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或成为关键技术能手。优秀博士生人均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PNAS、PRL、JA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篇。培养10个全国百篇优博,中科院优博30个。

每年选拔20名拔尖青年学者,实施拔尖青年学者科研基金计划,支持拔尖青年学者来中心工作后迅速投入科研工作、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实施拔尖青年学者国际培养计划,每年选派10名到国际一流科研小组进行中长期合作研究和技术培训(1年左右)。每年择优选派20名优秀博士毕业生出国进行长期(2年左右)合作研究和学习。每年开设量子信息科技通识教育课程,吸引本科生对量子信息及量子科技研究的兴趣。每年建设一个量子信息教学创新示范实验室,并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2013年量子信息教学创新示范实验室建设报告见附件9)。每年举办一次“未来物理学家夏令营”,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开展为期15天的科研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每年选派50位有志从事量子科技研究的优秀本科生赴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德国马普所等国际名校交流学习。

每年面向中心研究生开设一门“量子科技前沿系列讲座”课程,邀请国内外量子科技领域一流专家讲授学科发展最新前沿进展。每年由中心教授组织建设1-2门免费开放的网络精品课程。逐步建设完善全英文课程方案,计划在4年内建成整套全英文教学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生科研实训平台,每年接收50名国内外学生进行3-6个月的短期访学与培训。实施研究生国际访学计划,每年支持100名研究生出国(出境)参加国际会议,进行短期访学。每年举办一次量子科技研究生学术年会和一次“量子科技博士生论坛”。 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到中心深造,四年内争取平均每届留学生规模达到20人。博士生100%具有海外学术经历,外籍学生比例10%。

(五)平台建设

1.微纳加工与研究中心

微纳平台的基础建设投入约3500万人民币,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各类微纳加工和表征设备总值约1亿元人民币。微纳加工洁净室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设计建造(洁净区接近一半面积的洁净度为100级,一半为1000级;防微振等级为NIST-A标准;温度控制要求最高为22±0.1℃;湿度控制要求最高为45±5%)。

2.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科技园

鉴于协同创新中心各研究单元目前分布较分散,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协同创新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规划建设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科技园,已得到发改委立项。该园区由两幢主建筑组成,共计约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投资额达2.4亿元,将为中心提供集中的科研、教学和办公场所。

3.“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学应用系统科学实验中心

该科学实验中心将担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后各项星地量子实验的管控和指挥任务,目前已完成实验中心建设任务书、技术方案、装修方案、大屏系统调研、机房和网络建设方案。计划于2014年8月30日前,完成科学实验中心软硬件联调测试;2014年12月30日前完成科学实验中心验收交付。

4.量子信息文献中心

建立完备的量子学科文献资源体系,加强外文图书及数字资源建设;构建创新型量子信息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学科服务机制,辅助教学科研及战略决策;成为国际一流的量子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中心。未来四年计划采取的措施如下:2013年:保障常规资源和重点资源,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关电子参考工具书,以及没有电子版的高外高品质原版图书,同时考虑新推荐的资源。2014年:增加交叉研究方向的科研文献资源保障。2015年:在2014年基础上增强专利、标准、科技报告类资源。2016年:保持以上资源体系,适度考虑新的资源需求。

五、愿景

中心紧密围绕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目标,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以我国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研究领域已形成的优势研究方向为基础,开展科学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汇聚国际一流人才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取得一批原创性的重大科学成果和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实现量子通信基础研究、变革性技术创新,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占领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精密测量国际前沿高地,并不断开拓新的前沿研究方向,培育若干新兴交叉学科。中心希望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2-3个周期的建设,发展成为学术声誉比肩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和德国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MPQ)的世界一流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