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开拓进取、协同创新,进一步推进内涵式发展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14-03-20 浏览次数:

时代发展赋予苏州大学两大任务:一是传承113年办学历史形成的独特优势;二是为经济快速发展的苏州提供支撑服务。近年来,学校坚持实施面向“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发展战略,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校齐心协力合作,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水平,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我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我校按照教育部“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着重建设具有苏大特色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7个多亿向海内外招聘了150多位高层次人才(院士4位、“长江学者”和“杰青”10位)。并以“学术大师+创新团队”形式,组建了20多个多学科协同创新团队。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对本土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教师国外合作能力拓展计划”、“双百计划”,遴选“校内特聘教授”、“东吴学者”、“东吴名医”和“东吴讲席教授”等,努力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学校还创新人事机制,形成了人才8大特区机制,激活了人才创新活力。

(二)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我校协同思路是:与政府结亲、与行业结盟、与企业结对、与院校结友,实现校内协同、校外合作、国际联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水平。1.校内协同。在科研方面: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使1+1大于2。围绕需求,由学校组织协同校内学科成立实体性科研机构。如:前沿型的李述汤院士整合材料、化学、物理、工程、生物等优势学科资源组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转化医学型的阮长耿院士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组建了血液学研究院;行业型的柴之芳院士整合放射医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生物等学科组建放射医学研究院;前沿与应用型的李永舫院士整合化学、材料、医学等学科组建健康材料研究院;地方服务型的潘君骅院士整合光学、机械、电子等学科组建现代光学技术研究院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组建了敬文书院(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文史哲打通),培养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2.校外合作。学校按照“一院一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的产学研思路,积极推动学校创新资源与区域产业资源融合,形成了“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三种模式”协同创新平台。一个中心,即我校牵头的国家级“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牵引、需求导向、多元协作”的模式,协同区域优质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区域内200多家企业,拉动苏州工业园区“1号产业”纳米产业的发展。两大平台,就是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三种模式,就是“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校地协同,苏大与地方政府协同共建实体化的研究院,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与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张家港市等地方政府共建了5个研究院,与苏州市经信委、发改委等职能部门共建了4个研究中心。校企协同,学校与龙头企业协同,零距离为企业服务,企业投入专项经费与苏大共建联合实验室。学校与沙钢、阿特斯等龙头企业共建了30个联合实验室,并采用双导师制,与企业共同培养研究生。国际协同,学校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协同,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引入海外创新资源。如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法国艾迪特公司等共建了5个国际联合研究院,3家国外技术转移分中心。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100多项合作交流协议,开展联合科研和人才培养。积极推进苏州中美中心、中加金融、中英纺织工程等中外合作人才培养项目。每年接受留学生近2000人,全省第一。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苏州工业园区共建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成功获批“国家试点学院”。

(三)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与氛围。1.优化协同创新行政组织结构,推进校内“大部制”改革,激活校内创新基因。推进“学术大部制改革”,先后组建了医学部、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经过几年运行,改革成效显著。学部科研项目占全校60%左右,论文及奖项均占70%左右。学部的5个学科(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临床医学、生物和生物化学)进入全球基础学科排名(ESI)前1%行列。推进“行政大部制改革”,先后组建了科学技术与产业部、人文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部等,有效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2.鼓励协同创新,改革评价机制。如针对协同创新团队开辟了专门的团队评审机制。建立以分类考核和质量主导的评价体系,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职务按岗位性质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协同型”、“应用推广型”、“临床教学型”等。

二、我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布局和成果

2012年起,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江苏省协同创新计划要求,整合了前期组建的创新团队,培育了“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等1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目前我校有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协同创新体系。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组建了四大部门,形成了五大任务,建立了六大工程中心,并在运行机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已初步形成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人力资源汇聚体系及良好的运行机制。中心已聘任5名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各类人才188名。制定了相关激励措施与分配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优秀团队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行理事会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形成了每月例会制、半年汇报制、一年考核制。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在已有5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的情况下,生物和生物化学学科又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总数达到6个。2013年全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8位、地方高校第一,全省第二。SCI排名全国高校21位,全省第二。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1篇。获得各类奖励10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奖28项。申请专利1027件,授权450件,进入全国高校50强。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专利金奖”等多项专利大奖。科技产业年产值位列江苏高校首位,全国第17位,苏州苏大明世光学有限公司2013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企业达到2个。这些成果的取得,协同创新中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