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协力同心 共创新篇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13-08-20 浏览次数:

一、南京大学实施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

南京大学充分领会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财政部、教育部文件的精神,认识到2011计划是一项事关学校未来全面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计划,结合南京大学的发展现状,学校提出了“继承发展、统筹规划、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2011计划实施总体思路。

所谓“继承发展”,是指南京大学的协同创新应该继承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所做的各种试点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结合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形势和要求,发展新形势下的新模式。

所谓“统筹规划”,就是指由学校领导班子和高层专家统筹南京大学的整体战略与协同创新的需求,从学校层面规划协同创新的层次与布局,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既要符合学校发展、特别是学科发展的大方向,又要按需布局,确有协同需求、协同能取得实效的才搞,不搞盲目的一哄而上。

所谓“积极探索”,是指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理论创新,南京大学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善用、勇于搞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进事业发展。

所谓“稳步推进”,是指要稳步推进协同创新的全面实践,“2011计划”的核心是机制体制改革,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我们既不会因为困难大就畏缩不前,也不冒进,要用科学的策略和务实的措施,有计划地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一直在做着各种机制体制改革的探索。早在1986年,南京大学就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联合设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的高校国际合作机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培养从事中美双边事物和国际事物的专门人才为中心,同时开展中美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及当代国际问题等有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迄今为止,南京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两校的这一首创性的合作,以及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运作方式在全中国仍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机制创新的经验。

比如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教师聘用是多来源、多形式的,既有南大、霍大两校的教师通过双聘的形式进入中心工作,也有中心直接从全球招聘的教师。中心采取灵活的、国际化的招生模式,自主组织招生考试,每年招生100名学生,一半由南大在国内招收,一半由霍大在国外招收。中心实施的是以中美文化为核心的跨专业、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教学模式,每年开设近70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涉及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与比较法、美国研究及中国研究等五个方向。教学中强调独立和批判性思考,强调知识与实践同等重要,强调学术诚信与学术自由,这些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管理上,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也摸索出了一套规范的、与国际教育体制接轨的管理制度。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中美双方两主任共同领导,他们分别由南京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委任。中美双方还进行联合学术管理,两校设有联合学术委员会,每年轮流在华盛顿特区和南京召开年会,其职责是对重大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联合决定应聘教授,联合审查教学评估等,从而确保中心的教学质量达到国际水准。这些模式和制度,今天正在南京大学顺畅地运行着,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南京大学的政产学研平台有高新技术研究院和科技园区两种模式,以地方需求为牵引,依托学科优势建设,遴选领军人才担任平台负责人。这些平台既是实现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组织体,又是拓展适应高工学科发展的校内外联动点,也是培养应用研发团队和人才的蓄水池,同时还是研发引领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接口、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及产业化的出口,以及争取社会资源反哺学校发展的通道。

按照以上目标,围绕江苏新兴产业和地方产业需求,南京大学在江苏省内建立了21个政产学研平台,形成覆盖江苏全省的成果转化通道,实现了技术引领、技术服务和技术集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领航、护航、助航的技术创新引擎。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京大学建立了一系列新机制的科研机构,累计有6个学科特区,一个国家实验室(筹),2个交叉科学研究院等,这些科研机构既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又是南京大学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主力军。这些科研机构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通常采用所长或主任负责制,拥有经费使用的决策权;都具备了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拥有独立的人事聘用权,采取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办法。有些机构,比如国家实验室,还引进实践了PI制和国际化的同行评价制度。

2009年,南京大学开始了“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三三制”,简单来说就是把本科生4年的培养过程分成三个培养阶段,也就是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同时给学生提供三条发展路径,即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根据路径的不同,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

过去近30年的改革探索,给南京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今天学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没有理由不继承这笔宝贵的财富。下一步,就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更广泛、更深入的协同要求,将好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使之适应新的形势。

“2011计划”刚刚启动,南京大学领导班子就邀请高层专家一同对学校已有的基础进行了分析,对学校的协同创新布局做了统筹规划。统筹规划的依据包括,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有哪些、优秀的科研基地和平台有哪些、哪些学科有长期的协同基础、有哪些大的科研项目在协同实施,哪些领域有强烈的协同需求等等。比如从学科角度说,学科水平是高质量的协同创新的保障。南京大学的文理科是优势。理科中间,我们的物理、化学、大气科学、地学、天文等都是传统的优势学科,这些年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进步也非常大,都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文科方面,则有中文、社会、历史、情报、经济等学科有优势,这些都是南京大学牵头组织协同创新的潜在对象。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对各个重点单位组织了调研,组织专家帮助这些单位对协同创新的组织进行了设计。这些筹备的协同创新中心经过校内汇报、专家评审和校“2011计划领导小组”的讨论,最后择优认定为学校的培育点。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完成了校内协同创新的统一布局,去年学校一共认定了10个校级的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

所有的培育点都在学校统一的指导下开展建设工作,保证了学校战略的贯彻实施,同时有力保障了培育点各项工作的展开。按照各培育点的发展目标,学校把10个培育点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培育点,实行分层培育。再根据各培育点的改革基础、推进进度等因素,制定分步实施战略,指导各培育点切合实际地有序发展。按照这个思路,南京大学确立了5个国家级培育点和5个省级培育点,2012年推荐2个培育点参加国家的认定,3个培育点参加江苏省的认定,最终1个被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培育点都获得了认定,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

二、南京大学推进2011计划的具体措施

在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方面,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

(一)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南京大学党政班子充分认识到协同创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专门成立了校2011计划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共同牵头,党政班子成员参与,负责2011计划工作的战略性决策。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落实工作,由常务副校长和分管文理科研的副校长具体牵头,财务、人事、科技、教务等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同时成立了由院士、知名学者组成的2011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校内2011计划实施的学术咨询。另外,还由科技处和社科处联合成立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指导和联系工作。这样的机构组织涵盖了2011计划实施从战略部署到具体工作的各个层面,主要领导牵头、多部门协作的模式保障了学校出台的各项措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实施。

(二)学校给予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点政策支持。

首先是政策保障。还在“2011计划”筹划阶段,南京大学几乎同步开始协同创新和科研机制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由常务副校长牵头,组建了相关职能部处和专家参加的工作组,开展了密集的工作,制定出了《南京大学关于推进协同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9个配套的机制体制改革文件。这一系列文件涉及财务、人事、教学、科研等协同创新的核心机制,为南京大学开展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为各协同创新中心因地制宜地设计改革方案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空间。

其次是政策倾斜。在用人方面,在各级各类人才计划、团队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学校各个部门单位都向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度地倾斜。例如,在2013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校内评审政策中,就明确说明协同创新中心推荐的申报团队优先,最终获推荐的团队全部来自于协同创新中心。

(三)学校给予各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在资金方面,学校给予每个培育点200-1000万元不等的运行启动费,用于补偿协同成本。另外,学校还明确,各部门必须重点保障用于协同创新中心教学改革、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事业的经费。

在科研和生活空间方面,一方面学校整合了现有的办公和科研空间,优先保障协同需求。例如对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为保障新增协同人员的办公和科研空间,学校专门腾出一栋楼作为访问学者办公区。南京大学在仙林校区新建设了一批优质科研设施,拿出其中相当部分用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例如已经封顶的6万平方米的化学楼,已规划作为生命的化学基础协同创新中心的主楼,又如即将开工建设的6万平米的镇江楼,已规划作为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未来的总部。另外,学校还划拨专门的住房作为协同创新人才公寓,为来校的协同人员提供保障。

在仪器设备方面,南京大学整合了各依托平台的优质仪器设备资源,划归协同创新中心统一管理,并且要求全部按照协同机制向协同单位开放。另外,从2012年开始,学校专门投入5000万元用于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的大型仪器购置。

在社会资源方面,一方面南京大学整合现有的社会捐赠资源,优先向协同创新中心投放。比如学校把江苏天地教育基金会的年度基金收益重点用于支持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佛光山基金的3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南京大学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院所联络沟通,争取社会资源对协同创新的支持。例如,学校通过与南京市栖霞区政府协商,4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驻仙林科技城的协同创新大楼,在政策环境、启动资金、房租等方面得到区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则获得南京市政府的支持,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

三、南京大学实施2011计划的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1.继续探索研究,完善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把一些政策的细节设计好、落实好;2.重点保障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及三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运行,保障发展任务完成;3.重点推进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等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的培育工作。

中远期目标:1.通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形成完善的有利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2.在校内形成鼓励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协同成为全校上下的全员共识和集体自觉;3.一批国家及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顺畅运行,协同成效显著;4.通过协同创新,带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带动南京大学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