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实施“2011计划”,全面推进学校改革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13-08-20 浏览次数:

2013年是武汉大学的“改革年”。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就是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以人事人才机制改革为主体,全面推进科研组织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和共享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

一、树立三种意识,从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实施2011计划

武汉大学把2011计划的实施与学校综合配套改革有机结合,从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实施2011计划。学校成立了“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研究、动员、部署“2011计划”的实施工作。校长李晓红指出:“我们一直推进学校全面改革,但苦于一直没有抓手。现在‘2011计划’出台了,我们有了改革的契机,也有了改革的动力,更有了改革的支撑。”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大局意识。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把握“2011计划”的战略意义。

二是机遇意识。实施“2011计划”,推进全面改革,学校有需求、有基础、有动力,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促进学校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改革意识。“2011计划”既不单纯是资助计划、人才计划或科研计划,也不仅限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而是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抓好顶层设计,做到三个结合

学校明确,实施“2011计划”是涉及学校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全面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逐步实施,做到中心、平台、团队三个协同载体紧密结合,人才、科研、学科三个创新要素紧密结合,目标、评估、绩效三个执行要素紧密结合。

(一)中心、平台、团队分类推进

武汉大学牵头申报了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已通过教育部初评、完成复评答辩;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已通过教育部初评、复评、完成现场考察),已获批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正在积极培育6个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武汉大学也在打造自己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体系,即整合校内优势资源,打破原有的学院、学科壁垒,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产业研究院、工业研究院中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并重点建设新兴交叉创新科研团队(不包含在前面平台中的团队)等。这些平台、团队均为直属学校的独立科研实体,拥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权力,实施协同创新制度。

(二)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

人才、科研、学科三要素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学校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交叉性强的优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协同平台,深化多方合作,聚合高端学者。着力建设一支500-600人的专职科研队伍,通过内聘+外聘的模式,汇聚校内骨干力量、协同单位精英力量和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少于总数的40%)专职从事科研工作(原则上只承担1门本科生课程),通过协同攻关争取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提高平台产出效益,最终反哺学科,形成学科比较优势或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通过这一模式,增强人才、科研、学科三要素的有效集成,全面提升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集中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包括2个国家实验室(筹)、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研究中心等优势资源,汇聚了7名两院院士、5个国家创新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名长江学者、5名杰青等高端人才,建设引领性、国际化的协同创新中心,力争使学校、国家在这一领域保持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目标、评估、绩效紧密衔接

学校平台组建注重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动态管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根据需要组建,根据任务评估,根据绩效支持,建立了从准入到评估再到退出的联动机制。

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学校制定了协同创新平台的准入条件:有重大国家需求或重大社会需求,确实需要多学科交叉的学校优势研究领域,平台已主持并可持续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大社会服务项目,有充足的项目经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创新资源汇聚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且可达到的标志性重大成果目标,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如,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以解决领土争端和保障国家海洋权益为导向,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支撑;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满足空间信息安全需要为导向,以在地球空间信息“软件”建设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导航。这些协同创新平台均是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现实问题或突破关键工程技术为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二是强化考核评估。学校确定平台总体发展目标,平台根据总目标任务确定平台人员的个人目标,根据目标进行考核管理。

第一,学校对平台总体发展每2年进行一次中期评估,4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价,根据考核意见确定下一周期支持比例及额度。建立退出机制,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并通过国家或学校规定的评估验收的,下年度起不再纳入平台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由与平台无利益关系的专家、职能部门组成第三方考核小组,对平台业绩提出专门评估报告。

第二,对平台人员实施团队考核和分级考核。学校对平台负责人进行考核,平台负责人对PI/PR进行考核,PI/PR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是否兑现待遇及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

第三,平台在人员聘用、科技任务调整、经费预算及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以创新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经费、获奖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以及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指标,建立进退、奖罚等运行和激励机制,综合评价,动态发展。

三是强化绩效薪酬。人员薪酬主要由平台发放,与受聘岗位挂钩,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和奖励调剂三部分,其中绩效薪酬和奖励调剂是动态薪酬,根据目标商议,根据业绩确定,根据过程评估分段拨付。平台可在经费预算额度及学校确定的薪酬范围内,根据岗位目标任务与聘任人员协商确定薪酬标准,自主制定薪酬体系(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团队薪酬等)。

三、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五类改革

(一)以“四制四化”为核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将打破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局限,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全面改革评价模式,着力构建退出机制,努力实现人事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平台实行“四制四化”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即平台主任负责制、团队负责人制、全员聘用制、待遇协议制,用人多元化、评价国际化、考核团队化、政策特区化。平台负责人在人员聘用、聘期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具有自主权;团队负责人拥有独立的物理空间和团队内独立的自主权;平台可以自主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与聘任人员协商确定薪酬标准;平台人员必须依据项目或工作任务的需要选聘,全部签订项目聘任合同,协商确定薪酬待遇标准,并根据总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团队考核。人员聘任方式包括专职科研人员聘任、科研助理聘任、项目聘任、双聘人员聘任等。学校将制定出台《协同创新平台全员聘用办法》,对平台原有人员、校内双聘人员、协同单位人员、校外引进人才等不同类别人员采取多元的聘用和管理办法,努力实现由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将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分离。

同时,学校拟在平台设立“2011计划”fellow,通过项目教授、项目副教授、项目研究员、项目副研究员等岗位,按照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选聘一流人才。人员可进可出,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聘期届满考核优秀的通过双向选择可进入学校编制。

(二)以“PDP运行机制”为核心,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学校根据需要,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下设若干协同创新平台,每个平台设平台主任1人;每个平台设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或PR(Professor Responsibility)若干名,每位PI/PR带领一支以博士(Doctor)、博士后(Postdoctor)为主体的研究团队。为每位PI/PR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在团队范围内,在项目组织管理、岗位设定、人员聘任(用)与考核、薪酬设定、资源管理、任务分工等方面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实现由个人兴趣驱动向国家需求导向转变;由单学科分散研究向多学科协同攻关转变;由力量分散各自为战向优势集群整合联动转变。

(三)以博导“评聘分离、动态上岗”和协同导师制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

一是实行博导评聘分离。学校规定,博导须在科研成果、培养质量、科研项目与经费、生源状况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上岗招生,岗位招生数向科研或教学质量突出的导师倾斜。此项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同时有利于协同创新平台汇聚博士生资源。

二是实行协同培养制度。平台组建高水平导师团队,包括主导师、副导师,实行集体指导、协同培养;推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双导师制”。

三是扩大平台招生自主权。根据平台项目建设需要确定博士、硕士研究生招收计划,单独分配招生名额;实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核申请制,以导师团队学术评价取代统一笔试。

(四)以开放、共享为核心,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有偿使用、成本分担、专业服务、互惠共赢”的原则开展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信息网络等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共享,打破传统的“个体分散式”的科研模式禁锢,构建有利于协同研究管理的科学体系。

第一,学校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信息网络等向平台全面开放,平台人员(含专职、兼职)均可使用;

第二,学校进一步加强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在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实体化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包括公共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第三,学校与各协作单位合作开展图书文献与特色资源数据库的资源整合与共建。

(五)以转变经费支持方式为核心,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采取多元化的经费支持。平台建设和运行经费来源包括国家拨款、学校资助、依托单位支持、项目经费、平台自筹等。其中,学校资助经费所占比例及额度,由学校根据平台年度目标和近期目标协商确定。学校经费主要用于人员薪酬的补充和平台基地条件建设,不得作为研究经费。学校鼓励平台积极与地方部门合作、参与国际合作、与国家大型企业合作,争取经费支持。如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与武汉市联合共建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获得武汉市政府2亿元经费支持;与泰国政府合作,建立泰国减灾应急系统;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二是改变人员经费构成模式。将现有人员经费全部由学校承担的单一模式改为三个1/3的构成模式,即国家或省级部门拨款、学校拨款、科研经费中用于人员薪酬的部分各占1/3。

三是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在不违背国家有关经费使用办法的前提下,按最高标准确定平台科研经费用于人员薪酬的比例。